閩東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 柘榮上泥村:紅色文化從“活起來”到“火起來”
寬敞明亮的村莊道路、干凈整潔的農家小院、綠意盎然的農民公園……夏末之際,漫步在柘榮縣東源鄉上泥村,如同步入了一幅秀美恬靜的鄉村美畫卷,一切都那么賞心悅目。
上泥村是革命老區基點村,過去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等原因制約了村莊發展,是一個村莊環境差、村財增收無門的“后進村”。
如何激活紅色基因,以紅色文化助推革命老區鄉村振興?近年來,上泥村堅持黨建引領,緊緊抓住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大力挖掘紅色文化,用好用活紅色資源,不斷激活富民興村的“紅色動能”,助力鄉村振興。
作為革命老區基點村,上泥村紅色文化底蘊深厚,紅色印記豐富,該村以打造上泥紅色教育基地入手,多方籌措資金,修繕了上泥會議舊址、林愛辦公舊址、紅軍渠等紅色遺存,并廣泛征集革命文物、英烈遺物、口述資料等,創建了上泥革命展示館、林愛紀念廣場。同時,以紅色文化為主題,將紅色經典、舊址、遺址串聯,將靜態的紅色文化保護與動態的旅游產業結合起來,開發紅色旅游線路,打造紅色體驗項目,為紅色教育和紅色旅游提供場所。
為助推紅色基地、紅色旅游發展,上泥村黨支部將村民家中閑置的房屋進行統一修繕、統一管理,打造成民宿,并推出特色紅軍飯等,不斷完善發展配套?!霸诖妩h支部支持下,我家6間閑置房間都改成了民宿,今年上半年增收三四千元?!贝迕窨娺M玉高興地說道。
在黨建引領下,上泥村切實將紅色資源優勢有效轉化為經濟優勢,通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研學旅游、“四下基層”等,每年吸引黨員群眾3000余人前來參觀學習,有效帶動村集體和村民雙增收。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在傳承弘揚紅色文化過程中,上泥村依托紅色資源和良好生態,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形成以蜂蜜、茶葉、太子參等為主導的綠色農業,并著力打造“紅色上泥”“上寧春露”等合作社綠色生態農產品品牌,進行統購統銷,實現“單打獨斗”模式向“抱團發展”轉變,不斷提高村民收入。2022年,上泥村村財突破20萬元,人均增收3000余元。
“以前主要是零散的游客或者老顧客來買蜂蜜,由于欠缺銷售經驗,蜂蜜銷量并不高。自從加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有了品牌保障,蜂蜜銷量增加了,并且每公斤蜂蜜的價格也提高了二十多元?!贝迕窨姶ㄐχf道。
近年來,東源鄉還將上泥、完店、桃坑等5個老區基點村聯合組建成紅色革命文化片區發展聯盟,以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上泥村為中心樣板村進行輻射帶動發展,進一步擦亮上泥村紅色名片,讓老區村持續煥發新活力。
紅色文化從“活起來”到“火起來”,“紅、綠”產業交相輝映,上泥村的紅色基因在傳承中煥發時代光芒,奏響了鄉村高質量發展強音。接下來,上泥村將持續以黨建為引領,大力開發紅色研學、紅色旅游項目,做強蜂蜜、太子參等特色農業,持續推動文旅、農旅與鄉村特色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促進村集體和村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閩東日報記者 張瑜 通訊員 江瀾
編輯:陳娥
審核:劉寧芬 周邦在
責任編輯:陳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