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整版點贊寧德:讓“金娃娃”變為發展“金鑰匙”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式現代化】?
海風拂面,海浪奔騰。乘坐“時代創新號”電動游艇,徜徉在福建省寧德市的海面上,人們感受著別樣的海上風光,也體驗著這款游艇的超高舒適性。
“時代創新號”是目前全球具有最高安全性能的鋰電池動力游艇船型,采用寧德時代大容量、長壽命的磷酸鐵鋰動力電池,是國內首艘自主研發的滿足中國船級社最新規范認證的純電動、多功能、智能化高端游艇。作為福建省科技計劃項目,“時代創新號”是科技創新的最新成果,也是寧德務實創新的一個縮影。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位于閩東的福建省寧德市,曾有集中連片貧困區,一度被稱為中國東南沿?!包S金斷裂帶”。近年來,寧德市把握發展的時與勢,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良作風,用制度保障培育創新土壤,用產業與社會需求帶動全面創新,推動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一躍成為八閩大地新的重要“增長極”。
昔日弱鳥先飛,今日振翅翱翔,寧德吟唱出的,是一曲新時代創新發展的歡歌。在這里,全球第一的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全球單體最大的不銹鋼研發生產基地、亞洲規模最大的汽車總裝車間、全球屈指可數的“雙閃煉銅”先進工藝應用企業,四大產業合力豎起制造業的“寧德地標”。從抱來四個“金娃娃”,到成長為四個產業“冠軍”,寧德正依靠創新的力量,快步邁向“萬億工業時代”。
“務實創新”產業興
從寧德福鼎市市區向東南方向行進約10公里,在漁排綿延、鷗鷺成群的沙埕灣畔,寧德時代迄今為止在全球布局的最大單體項目——福鼎時代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的生產正如火如荼進行著。
寧德時代模組生產車間,工人正在進行檢測工作。資料圖片
“多上幾個大項目,多抱幾個‘金娃娃’?!苯陙?,寧德干部群眾始終牢記囑托,弘揚“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精神,相繼引進寧德時代、上汽、青拓、中銅等“金娃娃”項目,培育形成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銹鋼新材料、銅材料等四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主導產業集群,為當地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
“金娃娃”抱來后,弱鳥如何先飛?寧德把務實創新作為后發地區實現“彎道超車”的“制勝法寶”。
“務實創新,就是要從產業發展和企業需求實際出發,圍繞產業鏈、供應鏈,圍繞企業技術體系、應用場景、商業模式、知識產權保護等痛點難點,通過延鏈、補鏈、強鏈招商,技術集群打造等務實工作,讓創新最大限度地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睂幍率泄ば啪窒嚓P負責人這樣說。
凝聚態電池是務實創新的典范。4月19日,寧德時代在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發布創新前沿電池技術——凝聚態電池,其單體能量密度高達500Wh/kg,創造性地實現電池高比能與高安全兼得,并可快速實現量產,打造了載人航空電動化的全新場景。
“這一最新前沿技術的發布,突破了長期以來限制電池行業發展的‘天花板’,將激活以高安全和輕量化為核心訴求的全新電動場景?!睂幍聲r代21C創新實驗室數智化研發中心主任魏奕民這樣說。
今年以來,寧德時代作為全球領先的鋰電新能源企業,瞄準產業需求,在創新上動作頻頻,保持領先。一季度,寧德時代鈉離子電池首發落地“奇瑞”車型、麒麟電池全球量產首發“極氪”009車型、4C麒麟電池首發落地“理想”首款純電車型……
“創新,是寧德時代的核心競爭力,也是我們實現業內領先的一個重要原因?!蔽恨让窀嬖V記者,寧德時代始終重視研發投入與能力建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022年研發費用投入達155.10億元,同比增長101.66%。
憑借創新科技實力,寧德時代的“朋友圈”越來越廣。動力電池業務已連續6年居全球第一,儲能業務連續兩年居全球第一,擁有全球最廣泛的整車和儲能合作伙伴,產品已銷往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裝車超過720萬輛。
與此同時,其他三大支柱產業也捷報頻傳:上汽寧德基地順利開展跑車新車型生產、東南銅業陰極銅日均產量創新高、青拓科技1780mm熱軋產能刷新同規模生產線紀錄。在四大產業龍頭企業帶動下,當地發展日新月異。數據顯示,全市GDP連續4年增幅居全省第一,經濟總量躋身全國百強。今年1至5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4%,增幅居全省首位。其中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銹鋼新材料、銅材料等四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2.7%,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率達111.1%。
創新驅動,駛向藍海。如今,通過延鏈、補鏈、強鏈,寧德吸引了200多家產業鏈頭部企業落地發展,寧德也獲得了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全國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試點城市等一系列國家級“金字招牌”。
寧德思客琦智能裝配智造 阮傳龍攝/光明圖片
“全面創新”百業興
不僅是沿海地區,寧德市還推動四大主導產業鏈條向山區精準布局,實現沿海與山區協調聯動、全面發展。
隨著主導產業的不斷延伸,務實創新也從企業向農村延伸,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延伸,從經濟領域向社會領域延伸,逐步推進全社會的全面創新。
在福鼎雙岳工業區的福建品品香茶葉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條條自動化生產線,讓人為之驚嘆。色彩選別、輥筒、均堆、烘干……整個生產環節,均由自動化機器完成。
“目前,福鼎的茶產業,正以創新帶動轉型升級,除了向自動化、智能化發展,還加快了與文創、旅游等產業的融合?!备6κ腥舜蟪N瘯魅?、福鼎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蔡梅生說。
品品香是福鼎白茶行業的領軍企業。近年來,面對茶行業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比以往更加重視創新?!拔覀兣c福建農林大學、福州大學等多所大學、科研機構和文創企業合作,強化融合發展策略,引入新的銷售策略和品牌運營策略,結合全國當下蓬勃發展的文旅產業進行轉型?!逼菲废愎究偨浝砩劭似竭@樣對記者說。
多產業、多元素創新融合發展下的福鼎茶產業,正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統計顯示,2022年,福鼎全市實現茶葉總產量3.1萬噸,其中白茶產量2.3萬噸。全市茶產業綜合總產值138.91億元,全市茶企納稅達1.66億元,同比增長28.7%。品品香、天湖、六妙、太姥山名茶、綠雪芽、鼎白、廣福、大沁、廣林福等一批品牌茶企脫穎而出。
創新精神不僅融入各行各業的發展,也融入當地與發展相配套的社會治理。朝陽升起,霞浦縣北壁鄉的海上社區鍍上了一層金色?!氨北卩l海上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幾個大字映入眼簾。這個獨具特色的碼頭“客廳”,是當地社會治理創新的一個創舉,搭建起海上養殖區干群之間的“連心橋”。
北壁鄉海上社區于2021年8月建成投用,占海面積2000余平方米,轄區海域面積1.18萬公頃,服務海上9個網格、5338人,轄區內共涉及漁排6.8萬口、藻類養殖1.1萬畝、筏式養殖鮑魚1.3萬畝。
北壁鄉黨委書記林彥伶介紹,北壁鄉海上社區建立了“三中心兩站”,即黨群服務中心、訴求服務中心、物業管理中心、設施技術服務站、綠色養殖服務站,涵蓋黨群服務、社會治理、綠色養殖、海域管理、政策宣傳、便民服務等功能。這一創舉將“楓橋經驗”從陸地“嫁接”到海上,創新探索出一條“海上社區”治理新路徑,打通了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
“有了‘海上社區’,我們這些平時在海上漂泊的養殖戶就有了‘家’,大家打心眼里歡迎!”養殖戶梁敬榮在當地養殖了200多框網箱的鮑魚,年產值達七八十萬元?!吧鐓^為我們養殖戶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不僅有資金和技術的支持,還提供辦理養殖證等服務。我們都覺得很方便?!绷壕礃s說。
溫福鐵路 魏昺灝攝/光明圖片
“四下基層”促創新
炎炎夏日,一場特殊的辦公會在位于寧德市柘榮縣的閩東力捷迅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會議廳進行:柘榮縣委書記張曉容帶領各部門單位負責人,與力捷迅藥業公司的管理層面對面,現場辦公,協助企業解決面臨的難題。
“目前困擾公司發展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才緊缺。我們想籌劃建設人才公寓,吸引各地的人才前來?!绷菅杆帢I公司董事長林苑直言,柘榮地處山區,與沿海地區相比,對人才吸引力相對較弱,希望通過建設人才公寓,為招引人才提供條件。
柘榮縣自然資源局局長江平當即表示:“我們目前正在對力捷迅公司周邊的土地進行收儲、清理和平整,三個月內,就可以完成相關的工作,到時候,就可以解決貴公司的人才公寓用地問題?!?/p>
務實創新要唯“實”,不唯“虛”,要深入實地去,扎到基層去,了解實際所需、基層所盼。有了全社會支持創新的氛圍,這樣的創新才有根基,才能持續。
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等“四下基層”,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期間積極倡導的工作制度。30多年來,這一工作機制不斷豐富發展,成為當地黨員干部踐行群眾路線、不斷開拓創新的重要載體。
2022年,寧德市出臺《關于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組織年輕干部到鄉村一線培養鍛煉的意見》,組織年輕干部分批次到基層和艱苦地區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截至今年7月,已有近200人到村、鄉鎮或縣信訪局等任職掛職;累計入戶走訪1.5萬多人次,收集問題和意見建議1600余條,為民辦實事好事1200余件。
“‘四下基層’是服務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制度保障?!睆垥匀莞嬖V記者,在柘榮,類似這樣的現場辦公會已是常態。去年以來,柘榮縣委、縣政府作出決定,縣里主要領導每個月至少要開展一次現場辦公??h領導帶頭進村入戶走訪,每年深入走基層調研不少于60天,促進人力物力、資源要素進一步向基層下沉。
創新之路越走越寬,核心在人才,關鍵在機制保障?!拔覀児疽恢敝铝τ凇畡撔买寗?,人才為先’的發展戰略,人才對我們的發展至關重要?!绷衷氛f,政府部門通過走基層的方式,能夠真正了解到企業的困難及需求,協調解決難題,推動企業更好地創新發展。
每一項創新就是一滴水,千千萬萬的創新匯成海?!八南禄鶎印笔谴蜷_創新發展大門的“金鑰匙”。寧德市委書記梁偉新表示:“在‘四下基層’提出35周年之際,全市上下將牢記囑托,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深化探索‘四下基層’新方法新路徑,激發集聚起團結奮進、創新發展的磅礴力量,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寧德篇章?!?/p>
【記者手記】
時代光影里的寧德英姿
7月13日,在福建寧德崳山島上,朝陽從海邊緩緩升起。海邊的天空漸漸染上了一層淡淡的橙紅色,微風拂過,海面上波光粼粼,仿佛萬千金粉在水面舞動。遠處的海鳥在晨光中盤旋,歡快地啼叫。
福建寧德正如這一輪朝陽一般充滿生機。從擺脫貧困到閩東特色鄉村振興,從多抱幾個“金娃娃”到形成四大支柱產業,從“四下基層”到城鄉全面協調發展,靠著“弱鳥先飛”和“滴水穿石”的精神,靠著務實創新與全面創新,位于閩東地區的寧德,獲得了新生,實現了從中國東南沿?!包S金斷裂帶”到“創新之城”的華麗轉身。
創新,貴在一個“實”字?!皩崱本褪恰皩嵤虑笫恰?,就是下基層、到實地、查實情、干實事。在寧德福鼎市崳山島島內一側的東角村,有一個“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2018年5月,福鼎市與清華大學在這里共建工作站,雙方圍繞產業發展、人才培養、人居環境探索“共建共享、共創共贏”。每年寒暑假,清華大學學生都會來到這里參與鄉村規劃、文創設計、旅游開發活動。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福鼎站站長周宏宇告訴記者,下基層干實事,讓鄉村振興有了人才支撐,讓創新發展有了智力保障;同時,讓清華學子們收獲了實干的本領,收獲了創新的喜悅。從他們身上,人們看到了“四下基層”優良傳統在新時代的傳承與發揚。
創新,重在一個“新”字?!靶隆本褪浅鲂抡?、開新局、譜新篇。在上汽寧德基地,自動化工藝裝備與工業物聯網、工業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合的場景讓記者印象深刻。作為智能化工廠,這里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配套產業鏈項目,擁有著亞洲最大的總裝車間,在這里1小時可以生產63臺新能源汽車。據統計,2022年,福建省新能源汽車產量9.4萬輛,同比增長45.3%;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16萬輛,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25.9%。這些,都是創新帶來的豐碩成果,是創新贏得的嶄新面貌。
務實創新與全面創新,造就了新時代的寧德英姿。位于寧德福安市下白石鎮西南部的鱸門港區的寧海村,五顏六色的漁家小屋,藍黃相間的現代漁排,盡顯海上養殖綜合整治的成果。漁排、小屋、大海的景色交相輝映,繪就了一幅“海上田園畫”。曾經這個交通閉塞、土地貧瘠的小漁村,如今已經華麗蝶變。這個小漁村的今昔,也是整個閩東大地的真實寫照。
抓住創新不放松,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寧德今天的發展成就,有著它內在的邏輯?!八南禄鶎印辈粍訐u,實事求是強作風,寧德今天的“逆襲”故事,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一線講述】
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葉旦旺
1995年,懷著回報桑梓的想法,我辭去了北方一家國企工程師的工作,回到福建壽寧,進入三祥新材從事新產品、新技術、新項目的研發工作。那時的我怎么也想不到,在接下來的二十多年中,這樣一個鄉鎮企業,能在偏遠的閩東山區中破繭成蝶,成為全球鋯材料細分領域的“單項冠軍”。
作為一個山區小企業,三祥新材從1988年創立以來就錨定新材料領域。心無旁騖做主業的經營理念與我的研發理念不謀而合,也讓有色金屬冶金專業出身的我有了大展拳腳的空間。多年來,我帶領科研團隊研發生產的電熔氧化鋯、金屬鋯、鑄造改性材料、單晶電熔鋁、氧氯化鋯等五個系列產品100多個品種,被廣泛應用于航天、軍工、耐火耐磨材料、陶瓷色釉料、核級鋯材等行業。
三祥新材引進電熔氧化鋯技術時,我碰到了入職后的第一塊“硬骨頭”。長遠打算,我們決定將設備全部國產化。然而,在第一臺爐調試投產過程中,我們就遇到了設備不耐高溫、無法長期穩定運行等一系列難題。為了實現技術突破,我和科研小組成員曾連續15天吃住在工廠,一點一滴地攻堅克難??蒲行〗M用了4個多月的時間,攻克了100多項技術難題,完成了外國同行耗時兩年多才完成的項目,使我國一舉成為少數幾個掌握電熔法熔煉氧化鋯技術的國家之一。
引進技術的“水土不服”,堅定了我們走自主研發之路的信念。在那次攻關過程中,我們總結了一套“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的工作方法,為今后的研發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后來,我和科研團隊再度研發出高純度電熔氧化鋯技術,產品純度達99.8%,這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空白,使我國在鋯研究領域躍居世界第一。在那之后,我們又歷時一年多,成功研發了“單晶電熔鋁晶??刂萍夹g”,將有效晶??刂票嚷侍岣叩?0.4%,再次成為世界第一。創新的技術、過硬的產品,使三祥新材成為全球“電熔氧化鋯”產品的最大生產企業和“單晶電熔鋁”產品的第三大生產企業。小企業終于走出深山,登上了世界大舞臺。
技術創新永無止境,而創新的根本在于人才。為廣納良才,我們創新“一事一議”人才引進機制,在福州、上海建立研究院,構建“離岸+本土”引才模式。目前,企業研發團隊有70多人,柔性引進博士等高端人才10多人。不光引才,更要育才,在我擔任黨支部書記期間,創新推出了“技術+黨員”的非公黨建模式,推動黨支部和研發中心組成了節能降耗課題組、產業與新產品課題組、設備及自動化課題組等多個課題組,實現了黨性教育與技術攻關的有效融合。
心無旁騖做主業、堅持不懈自主研發、不遺余力引才育才,這“三把鑰匙”,讓三祥新材的創新之路越走越寬。一個原本產值不足200萬元、企業員工僅40余人的鄉鎮小廠,迅速成長為擁有九大系列產品、150多個品種,業務遍及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全國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面對未來,我們將繼續推進創新工作,參與國際競爭,做強做優,全力打造三祥鋯鎂新材料百億產業集群,讓山區“金鳳凰”再次騰飛。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陳娥
審核:劉寧芬 林珺
責任編輯:陳娥